硅墨烯保温板由无机材料与有机保温材料复合而成的A(A2)级不燃保温材料,属于非水泥基硅钙复合技术,是目前最新一代保温材料技术之一。产品通过硅钙压制高温二次发泡成型机理和独特的二次发泡工艺将硅质超细无机材料与聚苯乙烯颗粒制成保温板材,实现低导热系数、高韧高强、不燃、低吸水率等卓越性能。通过利用连接件将硅墨烯保温板置于预制混凝土墙体中,或利用硅墨烯保温板反打一体化预制、保温模板一体化现浇等安全、可靠技术,使硅墨烯保温材料和混凝土主墙体结合成有机整体,进而实现墙体和保温同步施工的墙体系统,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满足与建筑同寿命的设计要求。有效解决建筑外墙保温脱落、着火、开裂等问题,既可用于新建建筑,也可用于既有建筑改造,是当前国内各地区主推技术路线之一,尤其适合于防火和节能要求高的建筑,如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等。
硅墨烯保温板优势
A级不燃
采用非水泥基硅钙复合技术,达到A(A2)级不燃,导热系数低,节能效果好。
高韧高强
内置双层钢网结构,使材料抗压抗拉性能优异,抗弯抗冲击性能突出,实现替代外模板与混凝土同步浇筑。
安全可靠
与混凝土墙体无空腔全粘结,辅以必要锚固措施,实现硅墨烯保温与结构统一化,有效解决建筑外墙保温脱落、空鼓问题。
施工周期短
保温与结构一次浇筑成型,与传统外墙外保温系统相比,减少了二次保温施工等环节,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低吸水率
独特的二次发泡和高温高压工艺,使得材料更致密,吸水率低、抗裂性能优异,避免开裂、脱落、渗水等潜在风险,提高长期耐久性。
施工简单
与传统模板工艺相同,但施工工序简单便捷、容易操作。可实现1.2m×3.0m及以上大尺寸规格,拼缝更少。
环境友好
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排放,生产废料100%循环利用,不使用水泥等高能耗原材料,且原材料不含甲醛、有害VOC等,绿色低碳环保,室内环境应用更放心。
保温与结构一体化
硅墨烯保温板可满足热雨循环可达160次以上,耐冻融循环可达80次以上,远高于国家规定,保温材料与墙体机构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保温与建筑墙体同寿命的目的。
硅墨烯保温板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干密度,kg/m3
180-220
抗压强度,MPa
≥0.30
垂直于板面的抗拉强度,MPa
≥0.20
压缩弹性模量,kPa
≥20000
抗弯荷载,N
≥3000
弯曲变形,mm
≥6
体积吸水率,%
≤10
导热系数(25℃),W/(m·K)
≤0.055
软化系数
≥0.8
干燥收缩,%
≤0.3
燃烧性能等级
A(A2) 级
硅墨烯集成反打专用保温板性能指标
项目 |
指标 |
干密度,kg/㎡ |
180-230 |
抗压强度,MPa |
≥0.30 |
抗拉强度(垂直于板面方向)(MPa) |
≥0.20 |
保温板与混凝土的拉伸粘结强度(MPa) |
≥0.20,且破坏面在保温层内 |
体积吸水率(%) |
≤10.0 |
导热系数(25℃)【W/m·K】 |
≤0.055 |
干燥收缩率(%) |
≤0.3 |
燃烧性能级别 |
A(A2)级 |
软化系数 |
≥0.8 |
硅墨烯保温板适用场景
1、硅墨烯线条
采用与硅墨烯保温板相同的原材料,通过加温加压等工艺成型,具有A(A2)级不燃性能的外墙装饰线条,可用于建筑阴阳角及立面,与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安装,兼顾保温装饰功能。
2、硅墨稀保温板
实现高韧高强、不燃A(A2)级、低吸水率等卓越性能。可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更安全、更可靠的建筑保温构造,创造与建筑同寿命的保温系统。
3、硅墨烯保温装饰一体板系统
硅墨烯保温材料加表面喷涂材料,或采用造型硅胶模具喷涂彩色砂浆、填料、置网、微孔发泡、模压成型,带有装饰纹理的保温板。
4、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免拆模)
主要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作为外侧的模板使用,与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连接,永久免拆除,亦可在保温结构一体化的楼板、阳台板等处的制作时作为底模板应用。
5、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反打PC)
以硅墨烯保温板作为预制构件保温材料,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浇筑前将其置于预制构件生产的模台底部,再于其上布置预制构件的内置钢筋、连接件等,按反打工序一次浇筑混凝土而制成的反打集成保温装配式预制构件。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介绍
通过利用连接件将保温材料置于预制混凝土墙体中,或利用保温板反打一体化预制、保温模板一体化现浇等安全、可靠技术,使保温材料和混凝土主墙体结合成有机整体,进而实现墙体和保温同步施工的墙体系统。按照系统构造分为: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免拆模)和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反打PC)。
1、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免拆模)
系统介绍
以聚苯乙烯颗粒为骨料,采用特有的硅质材料通过专用的设备进行混合、裹壳、内嵌双层热镀锌钢丝网、加热微孔发泡模压成型并经养护,再通过修边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不燃特性的保温板材。主要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作为外侧的免拆模板使用,亦可在保温结构一体化的反打墙板、楼板制作时作为底模板应用。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免拆模)是以硅墨烯保温板作为建筑外墙外模板建设过程中将其与混凝土结构一次浇筑成型,永久性免拆,形成保温与结构主体的一体化;外表面由抹面层、饰面层构成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总称。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基本构造(免拆模)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基本构造(免拆模) |
构造示意图 |
||||
现浇保温墙体 |
防护层 |
||||
①现浇混凝土外墙 |
②保温模板 |
③锚固件 |
④抹面胶浆夹有玻纤网 |
⑤饰面层 |
|
系统优势
A级不燃
系统采用A(A2)级不燃防火的硅墨烯保温材料,杜绝引发火灾的隐患。
高韧高强
内置双层钢网结构,使材料抗压抗拉性能优异,抗弯抗冲击性能突出,实现替代外模板与混凝土同步浇筑。
安全可靠
系统与混凝土墙体无空腔全粘结,辅以必要锚固措施,有效解决外墙保温脱落、空鼓问题。
施工周期短
保温与结构一次浇筑成型,与外保温系统相比,减少了二次保温施工等环节,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免拆模)系统性能要求
项目 |
指标 |
|||
系统耐候性 |
外观 |
不得出现空鼓、剥落或脱落、开裂等破坏,不得产生裂缝、出现渗水 |
||
拉伸粘结强度(MPa) |
≥0.20,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
|||
耐冻融性 |
60次循环后,试件应无空鼓、剥落、无可见裂缝。 拉伸粘结强度≥0.20MPa,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
|||
抗冲击性 |
建筑物首层墙面及门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 |
10J级 |
||
建筑物二层及以上墙面 |
3J级 |
|||
吸水量(浸水24h)(g/㎡) |
≤500 |
|||
抹面层不透水性 |
2h不透水 |
|||
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 |
符合设计要求 |
|||
锚固件与保温模板的反向拉拔力(kN) |
尾盘直径 |
60mm |
≥3.2 |
|
80mm |
≥4.5 |
|||
100mm |
≥5.0 |
|||
锚固件与保温模板的局部承压力(kN) |
锚杆直径 |
6mm |
≥2.2 |
|
8mm |
≥2.8 |
|||
10mm |
≥3.2 |
|||
套杆直径 |
20mm |
≥5.0 |
||
锚固件与混凝土的抗拔承载力(kN) |
锚杆直径 |
6mm |
≥9.0 |
|
8mm |
≥12.0 |
|||
10mm |
≥15.0 |
2、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反打PC)
系统介绍
硅墨烯预制混凝土反打集成保温墙体构件是以硅墨烯集成反打专用保温板作为预制构件保温材料,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浇筑前将其置于预制构件生产的模台底部,再于其上布置预制构件的内置钢筋、预埋件等,按反打工序一次浇筑混凝土而制成的反打集成保温装配式预制构件。
以硅墨烯集成反打专用保温板作为底模,取消了原有夹心保温预制构件中的外页板与相关连接件,优化构件结构组成,精减夹心保温预制构件制作工序流程,减少原材料使用量,降低建筑物荷载,对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与节能减排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基本构造(反打PC)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基本构造(反打PC) |
构造示意图 |
||||
预制反打保温墙板 |
防护层 |
||||
①预制混凝土外墙 |
②保温模板 |
③锚固件 |
④抹面胶浆夹有玻纤网 |
⑤饰面层 |
|
系统优势
降低构件成本
取消原有结构中的混凝土外页板(60mm厚),节约构件原材料用量,降低构件采购成本。
简化工艺流程
采用反打技术大幅节约预制构件制作工艺流程与制作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减轻建筑荷载
取消原工艺中混凝土外页板(60mm厚),降低构件自重;同时由于构件自重减轻,进一步减少主体结构(含基础)的材料用量。
便于安装维修
相对于传统夹心保温预制构件而言,采用反打技术生产的外墙构件安装、维护更为便捷。
硅墨烯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系统(反打PC)系统性能要求
项目 |
指标 |
|||
系统耐候性 |
外观 |
不得出现空鼓、剥落或脱落、开裂等破坏,不得产生裂缝、出现渗水 |
||
拉伸粘结强度(MPa) |
≥0.20,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
|||
耐冻融性 |
60次循环后,试件应无空鼓、剥落、无可见裂缝。 拉伸粘结强度≥0.20MPa,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
|||
抗冲击性 |
建筑物首层墙面及门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 |
10J级 |
||
建筑物二层及以上墙面 |
3J级 |
|||
吸水量(浸水24h)(g/㎡) |
≤500 |
|||
抹面层不透水性 |
2h不透水 |
|||
防护层水蒸气渗透阻 |
符合设计要求 |
|||
锚固件与保温模板的反向拉拔力(kN) |
尾盘直径 |
60mm |
≥3.2 |
|
80mm |
≥4.5 |
|||
100mm |
≥5.0 |
|||
锚固件与保温模板的局部承压力(kN) |
锚杆直径 |
6mm |
≥2.2 |
|
8mm |
≥2.8 |
|||
10mm |
≥3.2 |
|||
套杆直径 |
20mm |
≥5.0 |
||
锚固件与混凝土的抗拔承载力(kN) |
锚杆直径 |
6mm |
≥9.0 |
|
8mm |
≥12.0 |
|||
10mm |
≥15.0 |
硅墨烯保温装饰一体板系统
系统介绍
硅墨烯保温装饰一体板墙体保温系统是由硅墨烯保温装饰复合板、胶黏剂、专用锚栓及固定卡件、填缝材料和密封胶等组成,可以通过粘贴加锚固的形式,固定于建筑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胶黏剂粘结,并采用专用锚栓及固定卡件固定,经板缝密封处理形成的保温构造系统。无需进行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防腐层及装饰层的分项施工,一次施工就能实现对建筑物的保温、节能、防护和装饰等功能。
一体板系统效果图


系统优势
表里如一,性能更稳定
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实现主要指标的均衡协调,具有保温、节能、防护和装饰等功能。
轻装上墙,安装更便捷
无面板体系减去的是负重,省略的是工料,得益的是环境和投资。即可用于新建建筑又可用于既有建筑翻新改造。
环环相扣,系统更安全
内置配筋设计给系统机械锚固提供了由内而外的链接方式,材料自身的强度使得单点锚固力测试值高于行标数倍,保障了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内外兼修,应用更丰富
一个优质材料所承担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建筑成功落地,更重要的是外观质感的提升、性能的优化,让建筑体获得焕然一新的变化。
硅墨烯保温装饰一体板系统性能指标
项目 |
性能指标 |
|
性能单位面积质量,kg/m² |
≤ 20 |
|
外观 |
颜色均匀一致无破损 |
|
面板与保温板拉伸粘 8mm~10mm |
原强度 |
≥ 0.10,破坏界面应位于保温层 |
浸水后 |
≥ 0.10,破坏界面应位于保温层 |
|
冻融后 |
≥ 0.10,破坏界面应位于保温层 |
|
不透水性 |
面板内侧无水渗透 |
|
抗弯荷载,N |
不小于板材自重 |
|
复合板芯材燃烧性能分级 |
A (A2) 级 |
|
放射性核素限量 |
内照射指数 IRa |
≤ 1.0 |
外照射指数 Ir |
≤ 1.0 |
注:金属面板不检验不透水性;用于室内时检测放射性核素限量。